乾清宫
发布时间:2023年03月11日 作者:编辑
乾清宫是内廷正殿,即民间所谓"后三宫”(乾清宫、交泰殿、坤宁宫)中的第一座宫殿。乾清宫面阔9间,进深5间,高20米,重檐庑殿顶。殿的正中有宝座,两头有暖阁。乃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: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、康熙两个皇帝,都以乾清宫为寝宫。他们在这里居住,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。清代顺治、康熙年间,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,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、批阅奏章、召见官员、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。雍正帝虽移居养心殿,但还是经常到这里选派官吏、批阅奏文。 在乾清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,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,称做江山社稷金殿,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。金殿深广各一间,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,重檐。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,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。 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,据载,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智擒了鳌拜,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。
5 本词条 名片文字过长, .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,额外获取5个金币。基本信息
中文名:乾清宫
外文名: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
地理位置
故宫乾清门内
气候类型: 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
占地面积: 面阔9间,进深5间,高20米
开放时间: 08:30-16:00旺季/15:30淡季(周一闭馆)
景点级别: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
门票价格: 60元旺季/40元淡季(故宫)
著名景点: 迎宾松
适宜游玩季节: 四季皆宜
建议游玩时长: 1-2小时
来自: 故宫
目录
1.基本简介 2.建筑结构 3.建筑景点 4.建筑用途 5.轶事典故 6.宫内对联基本简介
历史
乾清宫的名字出自《道德经》:(原文)"昔之得一者,天得一以清,地
乾清宫 得一以宁,神倍之件者套挥具菜巴执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贞。"
在古代皇帝是天子,是老天爷、是昊天的代表,代表着天,而故等均儿项助形才江妒怀帝王之位极尊,谓之唯一,就是天之唯一的意思,清气上升谓之天,浊气下降谓之地,是故乾就是天,就是清的意思。
而道德经里面又有天得一以清,为表示帝王是天地间唯一的、最尊贵的,他的居所故名乾清宫。
北批丝龙并易主油乾清宫(Palace of Heavenly P位希流倍武urity)是故宫内廷正殿,内廷后三宫之一。面阔9间,进深5间,高20米,重檐庑殿顶。殿的正中有台坐氢宝座,两头有暖阁。
乾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,现有建筑为清朝嘉庆三年(1798年)所建。
乾清宫
折功型仅钟雨威百逐者叠 建筑结构
外部结构
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,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,
乾清宫外观 宜鲁据使示浓满精连廊面阔9间,进深5间,建筑面积1400㎡,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,檐角置脊兽9个,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,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,饰金龙和玺彩画,三交能坐轴烧顺因六菱花隔扇门窗。
殿内明 边包时从陈序破.间、东西次间相通,明间持殖案前檐减去金柱,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,以扩大室内空间。后檐两金柱间设屏,屏前设宝座,东西两梢间为暖阁,后檐设仙楼,两尽间为 许而真跟议按却.穿堂,可通交泰殿、坤宁宫。殿内铺墁金砖。殿前宽敞的月台上,左右分别有铜终传减阻手房明龟、铜鹤、日晷、嘉量,前设鎏金香炉4座,正中出丹陛,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。
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,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、康熙两个皇帝 流维练几受而族故断随河.,都以乾清宫为寝宫,在这里居住,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。作为明朝皇帝的寝宫,自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,共有十四位皇帝曾在此居住。据记载,嘉靖年间发生十余个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,企图勒死他的"壬寅宫变"后,世宗移居西苑,不敢回乾清宫居住。味翻居帝曲诗听当量粉哥泰昌皇帝妃李选侍的它站育圆果"移宫案",都发生在乾清宫。
内部结构
乾清宫正殿宝座上究溶风方悬着由清朝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"正大光明"匾
乾清宫内部 ,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"建储匣"。在当时,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。为了缓和这种矛盾,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,即皇帝生前不公开封频源修看免步路层立皇太子,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,一份乡决料洋阻稳他另放在皇帝身边;一份封在"建储总止己助浓握明匣"内,放到"正 哪.大光明"匾的背后。皇帝死后,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"建储匣",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,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。
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急气构贵利二四张细部承四帝,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位的。到了清朝后期握总同七和他毫周,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,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,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。除这些外:乾清宫和养心殿是皇上不住妃子那时住的素世祖案显固干钢风地方,可以批奏折。
本类脸细帝比等围宗孩代段 建筑景点
金亭子
在乾清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,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
江山社稷亭,称做江山社稷手区美探保曲伟随金殿,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 既历赶音置整稳实.。金殿深广各一间帝,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,重檐。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,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。
老虎洞
在乾清宫露台南沿和御路、阶陛衔接处,有三个涵洞,足卫绝丝养策费高近两米左右,宽一米左右,名为"老虎洞"。据说,因为皇宫中等级森严,侍奉皇帝的内传不能登上露台和御路,只能在"老虎洞"中来往穿行。
铜龟铜鹤
殿外的露台上左右各有一只乌龟,各有一只夫为硫仙鹤。它们取龟鹤延年
铜龟之意,象征江山社稷 液志袁老跳员祖.万代相传。
这里的铜龟长的是龙头,其实不是我们认识的龟,那是"霸下"。所谓龙生九子各有所好。徐应秋《玉芝堂谈荟,龙生参务手九子》引东阳《怀麓堂集》:"龙生九子不成龙,各有所好,囚牛,平生好音乐,今胡琴头上刻是其攻根门领倒逐指认史久遗像。睚眦,平生好杀,金刀柄约良之显苗外上龙吞口是其遗像。嘲风,平生好险,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。蒲牢,生平好鸣,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。狻猊,平生好坐,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。霸下,平生好负重,今碑座兽是遗像。狴犴,平生好讼,今狱门历快山广水例上狮子是其遗像。负屃,平生好文,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。螭吻,平生好吞,今殿脊兽是其危宁团乙遗像。"《天禄识余·龙种》:"俗传龙子九种,各有所好,范该型罪女展太苗还石评一曰赑屃,形似龟,好负重,今石碑下龟趺是也;二曰螭吻,形似曾,性好望,今屋上兽头是也;三曰蒲牢,形似龙而小,性女施视某织只右杀错种江好叫吼,今钟上级星也;四曰狴犴,似虎有威力,故立于狱门;五曰饕餮好饮食,故立于鼎盖;六曰蚣蝮理车开秋编高备样什成,性好水,故立于桥柱;七曰睚眦,性好杀,故立于刀环;八曰金猊,形军关牛基引象候旧上包械似狮,似好烟火,故立于香炉;九曰椒图,形似螺蚌,性好闭,故立于门铺。"
明积既序日晷嘉量
大殿外, 法.东侧有日晷,它是古代的计时工具。
嘉量西侧设有嘉量,是古代的计量器具。
这两件陈设象征 女读况计要息类已粒鲁雷.皇帝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公正无私的,对天下百握星雷姓都是坦诚、平等的。
建筑用途
日常用途乾清还盾确群差额声皇温老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,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,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。
清朝康熙皇帝以道志育肥危伤信预院积七前,这里沿袭明制,清朝顺治、康熙年间,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,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、批阅奏章、召见官员、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。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,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、批阅奏章、处理日常政务、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圆换会目耐洋只岁时受贺、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。一些日常办事机构,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,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,乾际季效维司施永后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。
停灵之所清朝时,乾清宫还是皇帝死后停放灵枢的地方。即使皇帝死在其它地方,也要先把他的灵柩(也称梓宫)运往乾清宫停放几天,再转至景山内的观德殿,最后正式出殡。
顺治皇帝死在养心殿,康熙皇帝死在畅春园,雍正皇帝死在圆明园,咸丰皇帝死在避暑山庄,他们的灵柩都曾被运回乾清宫,停放在这里并按照规定举行祭奠仪式。
举行家宴除夕是中国人传统的团圆日,普通百姓都要在这天吃顿团圆饭。对于身居皇宫大内的清朝皇帝来说,也不能脱离人之常情,他们也要在除夕和皇后及众妃嫔们一起在乾清宫举行家宴。因为皇帝与他的后妃们平时都不同吃,所以相对于民间百姓,乾清宫家宴更有特殊的团聚意义。
需要注意的是,皇帝与皇子及宗室诸王的宗室宴(亲藩宴)是在元旦次日举行的,它并不是典制上的乾清宫家宴。宫中无论是典礼还是宴会,从未出现过男女欢聚一堂的场面,只有皇帝一个男性能与宫中女性一同饮宴,皇子作为他们的儿子(除了幼龄以外)也不得参与。其实,相对于民间的团圆饭,没有能真正称得上家宴的宫廷宴会。
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,乾清宫就开始营造过年的气氛了。乾清宫丹陛左右就开始安设万寿天灯,每天晚上天灯都要点亮。在万寿灯后面,左右都悬挂万寿宝联,每幅宝联两面都用金丝绣上联句。万寿灯光映照在宝联及其金字上,使得黑暗的夜晚特别透亮,营造出浓烈的新年来临的喜悦气氛。
乾清宫家宴前夕,相关人员忙忙碌碌,按照礼制布置宴会现场。乾清宫檐下陈设了中和韶乐,乾清门内陈设了丹陛大乐,交泰殿檐下陈设了中和韶乐。在乾清宫内,每人一张的宴桌按照严格的等级秩序排列:皇帝宝座前设金龙大宴桌,左侧地平上,面西座东摆着皇后的宴桌,其余嫔妃的宴桌排在左右。他们所用的餐具也不一样。
酉时(下午6点),皇帝入宴,皇后等人在座位处向皇帝行礼,礼毕,皇后等人各入座进馔。过了一会,皇帝与后妃们开始欣赏承应宴戏。他们一边欣赏演出,一边进果,进酒,皇帝进酒时,后妃们各出座,跪拜。承应宴戏演出结束后,后妃们出座谢宴,行跪拜礼,皇帝起座离开,皇后以下各还本宫。在以上的宴会过程中,各种音乐依次演奏。
乾清宫家宴极尽奢华,据乾隆四十四年(1779年)乾清宫家宴档案,皇帝的大宴桌所摆膳食一开始就有109碗(盘),加上宴礼中所进汤膳、酒宴,合计可达153品。这些美味佳肴,虽然有的在宴会后作为赏赐,但仍会产生极大的浪费。
除夕之外,凡遇皇帝万寿等节日,乾清宫也要举行家宴。
密建皇储皇位继承是皇帝制度的核心问题。自西周到清朝初期
正大光明匾额,册立太子是皇位继承的正统做法。这种制度依据宗法制度嫡长继承、顺序嗣位的原则,皇后所生的长子为太子,如长子早死,即立长子之子为太孙,无子再由皇帝的嫡次子顺序继承。如果皇后无子,才考虑册嫔妃所生的长子为太子。皇帝无子则在近支亲属中选立太子。
清朝从康熙朝开始,沿用中原历代王朝立嫡长子的做法确定皇位继承人。康熙十四年(1675年)下诏册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。康熙帝多子,在位时间又长,过早地公开册立太子,造成了康熙帝和太子间、太子和诸皇子间一场场残酷而痛苦的矛盾和纷争。
从康熙五十一年(1712年)第二次废皇太子后,康熙皇帝再没有公开建储,致使康熙死后雍正帝即位成为一大历史疑案。无论历史真相如何,康熙诸子争夺皇位给予雍正皇帝深刻的教训。雍正元年(1723年)八月,雍正皇帝废弃了公开建储制,宣布实行秘密建储。雍正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,共议秘密建储制,诸王大臣均无异议。雍正帝遂将密封的写有继位人姓名的锦匣收藏于"正大光明"匾后。后来,雍正帝又另书密封一匣,随时带在自己的身边。
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八月己丑,58岁的雍正皇帝驾崩,皇亲国戚和朝
道光皇帝的传位诏书廷大臣们虽然为失掉了皇帝而悲伤,但并不为谁来继承皇位而担忧,雍正皇帝早在十三年前就已经秘密指定了皇位继承人。庄亲王允禄等人打开了雍正皇帝秘密建储的锦匣,上面赫赫写着由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位,弘历成为清朝第一个以秘密建储制继位的皇帝,也就是乾隆皇帝。
雍正密建皇储的用意何在?第一,预先指定继承人,保证了皇位继承的有序。第二,不明确公布皇位继承人,阻止了继承人形成权力集团。因此雍正皇帝故意布疑阵,在各方面都使四阿哥弘历、五阿哥弘昼分庭抗礼,让人相信他们都有即位的可能。
密建皇储制度,削弱了宗法制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法定支配作用,扩大了对皇帝候选人的选择范围。选立继位人之权全由皇帝一人掌握,选立继位人不以嫡、庶、长、幼为条件,而以是否具有统治才能为原则:这是对皇帝制度的重大改革。
乾隆帝继位后,在对历朝历代的建储法详加比较剖析后,认定秘密建储最为美善,进一步将秘密建储确定为神圣不可更改的家法。乾隆以后,嘉庆、道光、咸丰三位皇帝,都是按秘密建储制继承皇位的。[2]
轶事典故
南书房轶闻
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,据载,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去除了鳌拜。
少年玄烨8岁就继承了皇位,年龄尚小,按清世祖顺治皇帝的遗命,由鳌拜等四大臣辅政。性格强悍的鳌拜逐渐取得了对朝政的控制地位。排除异己,操持朝政,即使到了玄烨该亲政的年龄后,他还是不肯交出实权。在朝堂之上,鳌拜常常顶撞玄烨,还当着少年皇帝的面呵斥大臣。当另一位辅臣大臣苏克萨哈试图支持皇帝掌握实际权力时,立刻就被鳌拜罗织罪名处死。鳌拜已经对康熙帝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少年康熙决意铲除鳌拜势力,但因其党羽已遍布朝廷,所以玄烨不露声色,暗中调度。他闹闹扬扬地挑选了一批八旗子弟做侍卫,整天在宫内玩布库戏,摔来扭去,鳌拜入宫奏事,看见这样的场面,暗中哂笑:皇上真是个贪玩的孩子,哪里有天子的做派呀。
一天,玄烨在南书房临时召见,鳌拜刚踏进殿门,看见玄烨坐在宝座上,就听到一声大喝:"鳌拜带刀行刺!"他还没来得及诧异、发怒,旁边一记重重的勾脚已使他不由自主地向前扑倒,立刻,十来个壮壮实实的少年侍卫死死地压在他身上,让他喘不过气来。他费劲地抬起脸,只看见少年康熙的皂靴已经稳稳地立在了他的眼前。
16岁的康熙帝镇定从容,运筹帷幄,周全果断。一举收拾了鳌拜集团,并避免了政治动荡,进一步巩固了皇权。少年康熙帝开始投身靖绥疆土,经营社稷的帝王大业,推动清王朝上升到"康乾盛世"的伟大局面。[3]
千叟大宴
在乾清宫曾经举行过两次盛大的千叟宴,分别是在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和乾隆五十年(1785年)。第二次的规模远大于第一次。凡是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的大臣、官吏、军士、民人、匠艺等,共有三千多人参加了乾隆皇帝举办的大宴会。席间,乾隆皇帝还召一品大臣和年龄九十岁以上的人到御座前,赐酒并赐予每人拐杖等物品。宴会上联句赋诗,共得诗数千首。
千叟宴是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。千叟宴创始于康熙皇帝,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农历三月,康熙皇帝玄烨60寿诞,他在畅春园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,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。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农历正月,康熙帝年届69岁,为了预庆自己70岁生日,他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,当时12岁的弘历作为皇孙参加了这次宴会。千叟宴宏大的场面给幼小的弘历留下了深刻印象,他继位后,效法其祖父,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,第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年(1785年)正月, 为了纪念继位50周年,75岁的弘历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。嘉庆元年(1796年)正月,弘历退位,作为太上皇,他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,这一次宴会成了历史上千叟宴的绝唱。
乾隆六十年(1795年),乾隆已是一个85岁的老人,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,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,自己当上了太上皇。嘉庆元年(1796年)正月初四日,禅位刚3天的太上皇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"千叟宴"。此时,乾隆已是86岁的老人,60岁的老人与他已有26岁的年龄差距,因此规定,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。
这一天,皇极殿的场面异常的庄严、宏大。皇极殿檐下,陈设着中和韶乐;宁寿门内,陈设着丹陛大乐。殿内,陈设王公、一二品大臣席位;殿郎下,布设朝鲜等藩属国使臣席位;与宴千叟的席位在殿外阶下。
宴会开始,中和韶乐奏响,在嘉庆皇帝的侍奉下,太上皇乾隆帝升上皇极殿宝座。嘉庆帝亲率领3056名银须白发的耄耆老人山呼万岁,为太上皇祝寿。面对着天下耆老为自己祝寿的场景,太上皇乾隆心满意得。他从小就在宫内学习、走动,祖父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与所作所为为他树立了不朽的榜样。他继位后,继续推行祖父与父亲的治国方略,文治武功都有建树。他一生著文吟诗,以天下文人领袖自居,推行文治教化。他获得10次重要战争胜利的"十全武功",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。到了他的统治后期,国家幅员辽阔,人口繁盛,国势强盛,为此,他晚年以"十全老人"自称。而他一生的辉煌,在今天达到了顶点!
在宴会的过程中,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喜悦使平时严厉的太上皇充满了温情,他召请王公一品大臣与宴会中九十岁以上的老叟,到御座前,亲自赐给他们御酒。他又命自己的皇子、皇孙、皇曾孙、皇玄孙等,给殿内王公大臣行酒;皇宫侍卫负责给殿外的与宴者行酒。当时106岁老人熊国沛和100岁老人邱成龙也参加了这一次千叟宴,乾隆称他们为"百岁寿民"、"升平人瑞",赏六品顶戴,90以上老人梁廷裕等赏给七品顶戴,以示太上皇养老敬老之意。
饮馔观剧结束后,与宴人员即席赋诗,这是中国古来君臣宴会上的传统,在清朝达到极致。这一次宴会后结集的诗作共有3497首。
这次千叟宴的结束后,乾隆帝以太上皇身份继续掌控朝政3年,直到他驾崩。但从象征意义上,这次宴会意味着乾隆时代宣告结束,中国历史上的"康乾盛世"也在千叟宴的一片喧闹中画上了一个句号。[4]
壬寅宫变
自故宫1420年建成以来,到1912年溥仪退位,在长达近500年的历史中没有发生皇帝被刺客暗杀之事,不过有个皇帝却差点被他的宫女们杀死,那个皇帝便是明朝的嘉靖皇帝。嘉靖在位时不理朝政,求仙炼丹,以求长生不老,到处搜刮民财,以至于民怨四起,老百姓称他为"家净"皇帝,即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被皇帝搜瓜干净了。这个嘉靖皇帝,不但老百姓恨他,就连他的宫女们也恨他。因为嘉靖皇帝荒淫无道,宫女们经常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,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,她们决定以死抗争。按当时的法律规定,犯杀君之罪要被凌迟处死。对这一切,宫女们当然知道,但与其被折磨不如举大义。于是一天晚上,她们趁皇帝熟睡之时,打算用绳子把皇帝勒死,可天不随人愿,宫女们在慌忙中把绳子打成了死结,没有成功。后来,宫女们被抓。皇帝经过太医急救,苏醒过来,但是被吓破了胆,他万万也没想到,那些看来对他百依百顺、文文弱弱的宫女们敢集体造反。嘉靖皇帝从此不敢再住乾清宫,搬到当时的西苑,即如今的中南海去居住,直到临死前一天才搬回。
宫内对联
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(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《尚书·皋陶谟》)
弘敷五典 无轻民事惟难(《尚书·君牙》《尚书·太甲下》)
【释义】
仪表堂正(才能使)万邦来朝,(要使)自己和他人谨言慎行,统治方能长治久安;在天下大力地宣扬三纲五常,不要轻视子民所从事的事情,要真切地理解到其中的艰难
【意义】
上联说的是外表上的正直,下联说的是思想上的方向,是康熙劝勉后代统治正廉的话。
乾隆手书:
【原文与出处】
克宽克仁 皇建其有极(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《尚书·洪范》)
惟精惟一 道积于厥躬(《尚书·舜典》《尚书·说命》)
【释义】
要对别人宽厚仁慈,广泛地建立起使国家中正的法则;要全心全意专注在(治理国家)上,道德品质(的修养)由他人和自身协力共同累积。
【意义】
先说对别人的治理,再说自己本身,这是乾隆劝勉后代要团结臣民进行统治的话。